close

大水管

2022年3月,天氣晴

大停電發生後,台北的天空一直都灰矇矇的。

難得碰到個有太陽的假日,雖然雲有點多,但還是繼續之前計畫的行程。

天母古道,屬於早年魚路古道的後段,涵蓋華岡至天母間的數條步道, 曾經是金山與天母間重要的連絡要道 

其中的水管路步道,則為日治時期所建,為了接引第三水源地的泉水到天母、士林一帶所開闢

本次計畫從天母古道上去,中間去翠峰瀑布,再到終點文化大學搭車下車,輕鬆的半日郊山行程。

搭公車可以搭到"天母"這站,在圓環這邊下車,雖然登山口那邊也有車會到,但班次就少了,而且在這邊下車可以在小7做個補給再爬。

天母公車站牌圓環

從藍色工地那邊的小巷上去就是登山口。

天母古道入口

登山口,人好多啊,果然天氣好大家都出來玩。

天母古道地圖

天母古道地圖

上坡階梯

開始就是直上的階梯,有些地方比較陡,不過整體來說還算好走。

約20分鐘後,看到大水管

大水管

看網路上別人拍的照,還以為水管這邊滿平的,但其實還算陡。

走到這可以休息一下拍拍美照再出發,上坡階梯也快結束了。

網美照路牌

網美照

網美照提示牌,我是不確定拍甚麼啦,大概就是像隧道一樣的樹蔭吧。

約5分鐘後,到達階梯終點自在亭。

自在亭展望

天空還是髒髒的....

總之,較累的階梯到這結束,再來就是平坦的石子路。

平坦石子路1

平坦石子路2

小心猴子

輕鬆好走,路旁還有注意猴子的標示。

但不知為何跟登山口的人相比少很多,難道是前面的階梯讓太多人陣亡了嗎哈哈...

翠峰步道入口指示

接近平路的終點,看到這個亭子,就是往翠峰步道的入口。

我可以理解為何網路上說知道的人不多,因為根本沒標示...要不是我有先拍個步道地圖,大概會直接走過去。

翠峰步道入口

從這下去,沒標示還真的無法確定,我還問了從下面上來的路人才確定往這走。

(注意!!!以下路徑為錯誤路徑,我之後有機會再補正確往瀑布的路徑)

(3/27更新正確路徑)

涼亭

涼亭,根據路人的說法,涼亭旁邊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到瀑布,可是這涼亭真的跟我想得有點差別...總之,旁邊真的有條小路往下,就走看看。錯誤入口指標.jpg

從這邊下去。

準備要下去時,我愣住了......剛才標示的猴子常出沒點連一隻猴子都沒看到,結果竟然這邊就來一隻,還堵在路中間!?

攔路猴

好吧...也只能等牠自己走了QAQ,不然我可不保證靠近會發生甚麼事情,但拍拍照總行吧,應該不會衝過來吧應該......

攔路貓.JPG

結果放大照片一看,是隻貓啊......我覺得貓在笑我OAO

是貓就容易多了,跟牠借過一下就好XDD。

不知往哪走的叉路

沒人也沒標示的路線,走到叉路真的不確定哪邊正確。

好心山友標記

各登山隊布條

喔喔喔!有前輩的路標真好

偽翠峰瀑布1

翠峰瀑布到啦!(我當時認為是)

偽翠峰瀑布2

褐色的河床帶著淡淡的硫磺味,不過這說是瀑布也過譽了吧,這頂多算是黃金河道。

事後查詢才發現我根本走錯路,走到瀑布的下游,路上那個平台我應該往右走而不是往左走...只好下次有機會再來補進度了QQ,這告訴我下次應該好好查路再走。

不過路邊那些登山隊綁的路標到底是為了標示甚麼?

(以下為翠峰瀑布的正確路徑)

一周後,跟團走陽峰、橫嶺、半嶺三條古道,意外接到這裡,於是果斷脫隊完成未走完的路程。

翠峰瀑布地標.jpg

從天母古道往下走,會看到這樣一個泥土平台,有兩張椅子,很明顯應該不會錯過。

然後沿著箭頭指的方向往右邊小路走。

拉繩山路1

說真的這條路真的不算好走,有點斜還是泥土路,還有巨木擋路。

路障

翠峰瀑布路標

路標,寫得清清楚楚確定沒走錯。

拉繩山路2

最斜的一段,拉繩也要小心走。

翠峰瀑布(遠)

翠峰瀑布(近)

翠峰瀑布到了!

瀑布順著黃黑兩色山壁傾瀉而下,淡淡的硫磺味撲面而來。

這裡真的是秘境,因為沒路標會走的人真的不多XD。

坐在大石頭上休息,靜靜看著瀑布,等網美網帥心滿意足離開後,再來悠閒拍些照。

回到天母古道,繼續往文化大學走。

水源保護地

水源保護地,想前往陽明山湧泉就從這邊進去,不過要申請跟解說才能進去,以後再報名去看看。

竹林上坡路

最後一段是竹林的上坡階梯,有點斜,但不會很長。

我本來以為出來就到文化大學,結果是到學校後面,不過這裡也離下山公車牌比較近。

櫻花2

沒想到這時還看的到盛開的櫻花啊,運氣不錯。

櫻花1

櫻花3

櫻花4

櫻花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慵懶大貓 的頭像
    慵懶大貓

    慵懶大貓的出門筆記

    慵懶大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